军事

欧阳宽

  • 欧阳宽简介

    欧阳宽

    欧阳宽简介:者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欧阳宽,历史上评为者欧阳宽,历史欧阳宽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

    中文名:欧阳宽,别名:原名泉孟,化名欧济民,国籍:

    欧阳宽(1904-1941),原名泉孟,化名欧济民。浙江省苍南县南宋垟头村人。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幼年随父母迁居福建省福鼎县前岐镇。1926年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1932年在前歧小学任教期间参加斗争,1936年12月加入党。斯时,日寇侵占东北觊觎华北,欧阳宽与王宏文、陈百弓等在前歧发动群众,开展日货活动,搜出进港船上的日货,当众焚毁。1937年春受命前往浙江省矾山,以经营商店为掩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经常深入矿区和农村组织工农群众。是年夏调入闽浙边临时省委工作,任临时省委油印组副组长,参加了闽东、浙南边区的反“清剿”作战和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闽东、浙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受命留守鼎平(福鼎、浙江省平阳)边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调任浙南特委油印组组长,是年冬选调新四军教导队培训班学习。1939年春学习结束从皖南返回,途经遂安时被当局拘留,期间与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不久在营救下荻释。1939年9月调任鼎平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1月当选鼎平中心县委委员,同年10月兼任鼎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期间,当局撕毁合作抗日协议,残酷“清剿”在闽东、浙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党人。欧阳宽以坚定的信念转战鼎平边界游击区。

  • 欧阳宽资料

    中文名:
    欧阳宽
    别名:
    原名泉孟,化名欧济民
    国籍:
    出生地:
    浙江省苍南县
    出生日期:
    1904
    逝世日期:
    1941
    职业:
    毕业院校:
    福州师范学校
    信仰:
    原名:
    泉孟
  • 欧阳宽专题

  • 1941年4月在中心县委陈百弓领导下,直接指挥“霞关应变”,成功地营救武工队队长章志中出狱并缴获了霞关伪自卫队的武器装备。1941年6月陈百弓牺牲后,受命代理鼎平中心县委,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稳定了鼎平游击区的局势,恢复了受到破坏的基层。同年7月26日由于叛徒出卖,欧阳宽一行四人在平阳县宜山区望州山九八桨被敌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因脚底被竹尖戳破负伤,为掩护同志们突围,欧阳宽果断留下阻击敌人,弹尽后被捕。宜山区长利用同学关系劝他自首,遭他严词斥责。区长亲送他至平阳,县长张韶舞亲自审问,用尽酷刑,仍一无所获。在狱中,他继续顽强地坚持斗争,暗中联络同监难友发动狱中斗争,鼓励难友坚持信念,在泥地上写下绝笔诗:“国可爱偏不让爱;国不可卖偏要卖。爱国者坐牢砍头,者逍遥法外!”揭露的罪行。1941年9月5日,敌人把欧阳宽押往南港流石,准备在一位战友的家门口杀害欧阳宽“以儆效尤”。欧阳宽在横阳铁岭街上昂首挺胸,一路高呼口号,途经列宜山鲸头七字山脚的江岸上便驻足怒视敌军不再前行,面不改色地命令敌军:开枪吧!壮烈牺牲。

  • 欧阳宽,原名泉孟,化名欧济民。1904年出生于矾山南宋垟头村的小官僚家庭,幼年随父母迁居福建省福鼎县前岐镇。1926年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1932年在前歧小学任教期间参加斗争,1936年12月入党。斯时,日寇侵占东北觊觎华北,欧阳宽与王宏文、陈百弓等在前歧发动群众,开展日货活动,搜出进港船上的日货,当众焚毁。

    1937年春受命前往矾山,以经营商店为掩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经常深入矿区和农村组织工农群众。是年夏调入闽浙边临时省委工作,任油印组副组长,参加了闽东、浙南边区的反“清剿”作战和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闽东、浙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受命留守鼎平(福鼎、平阳)边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调任浙南特委油印组组长,是年冬到新四军教导队培训班学习,学习结束从皖南返回,途经遂安时被当局拘留,期间与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不久在营救下获释。

    1939年9月调任鼎平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10月兼任鼎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期间,当局撕毁合作抗日协议,残酷“清剿”在闽东、浙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党人,欧阳宽以坚定的信念转战鼎平边界游击区。1941年6月,中心县委陈百弓牺牲后,他受命代理鼎平中心县委,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稳定了鼎平游击区的局势,恢复了受到破坏的基层。同年7月26日,由于叛徒出卖,欧阳宽一行四人在宜山望州山九八桨被敌包围。在突围战斗中脚底被竹尖戳伤,为掩护同志们突围,欧阳宽果断留下阻击敌人,弹尽后被捕。敌人用尽酷刑,仍一无所获。

    1941年9月5日,敌人把欧阳宽押往南港流石,准备在一位战友的家门口杀害欧阳宽“以儆效尤”。欧阳宽在横阳铁岭街上昂首挺胸,一路高呼口号,走到宜山鲸头七字山脚的江岸上,便驻足怒视敌军不再前行,面不改色地命令敌军:开枪吧!最后壮烈牺牲。

  • 中国历史上必读的君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