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第四位常香玉
某天,闲来无事,就在百度豫剧吧里发了个“六大名旦排名,我说两句”的贴子,不想,引起了戏迷的关注,今天的点击率已超过1200,不少人还跟了贴。有人赞同说陈素真就是第一,有人说六大名旦都好不应该排先后,刚才上去,看到有人说我“是个疯子”。看到有人说我“是疯子”,我有点害怕了。我只是一个戏迷,因为个人说了陈素真第一桑振君第二或第三的一句话,竟会闹出不愉快。再上豫剧吧,心里便有了惧意,害怕再看见什么让我心惊胆颤的回复。好在,电脑这玩意儿是只留言不见面,不然,我真不敢上了。要不,我相信每次上网,肯定都得鼻青脸肿、屁滚尿流。我这又瘦又弱的小身板,也经不起疯狂戏迷的一顿狂扁。
暂时不敢在豫剧吧里闲逛了,就来新浪里浪浪。
近年,河南戏迷争议最厉害的,是陈素真和常香玉谁为第一。
常香玉,这位河南戏曲界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人物,为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做出了莫大贡献。抗美援朝捐“香玉剧社号”后,正式成为河南戏曲代表人物。
去世后,更是前无古人地给了“人民艺术家”的极高荣誉。加上早已有了的“爱国艺人”,常香玉在艺术界的地位,在中国应该说无人可比。
但这些,更多的是戏曲外的因素,不能代表艺术水平全国第一。
同理,河南戏曲界,常香玉的艺术水平不一定就是第一。
陈素真与常香玉,谁高谁低,早在时期,就已有定论。
可很多人还是跟着主流在跑。
恼了,就说陈素真嗓子坏了,她只是表演上比常香玉好。要么,就说是河南戏曲应是大腔大口,陈派的假嗓不适合河南人的审美特点。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牵强。
扯了半天,还没入正题。下面,说说常香玉。
小时候,只喜欢她的一段“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听多了,便没了兴趣,的古装戏唱段,更是毫无兴致。三四年前,偶然听到常香玉的《红灯记》和《柳河湾》,让我沉醉不已,至今常听。
原本,我把常香玉排第六位,在张新芳、崔兰田之后。能列第四,是我再三思索,想起她《红灯记》中“学你爹心红眼亮志如钢”震荡人心的拖腔和《柳河湾》中让我这而立男人忍不住落泪的倾情演唱,才又改常老师为第四的。
常香玉吐字清,咬字准,她咬字,不啃字,能完全保持唱腔的十分流畅。常香玉的演唱,大腔大调,奔放,但最不俗的就是奔放中不是一味“放”,更多的却是“收”。 这一点,河南戏曲界,她是一绝。不象现在,大多都是很“放”,嗓子高得让人心惊肉跳,就不存在艺术享受一说了。
常香玉的唱腔,应是最能代表河南人的性格和豫剧的特色。
花含蕊(后来好像改名为华翰磊),这位解放前后就已是豫剧名家的老人,去年曾在梨园春演出《红灯记》,她在其中饰演李奶奶。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听她的那段道白,与常香玉一比,有着不小的差距。至于其她人饰演的李奶奶,更是干巴巴地缺乏深情,只是停留在表演层面。常香玉的唱腔、道白,会让人忘掉是在表演,使人不知不觉间已身临其境,跟随唱腔而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为了写这篇短文,从不主动听京剧的我上网搜了京剧《红灯记》,认真听了听那位京剧演员的“痛说家史”。与常香玉相比,怎么听,都是不怎么样。